查看原文
其他

米酒、苗寨、芦笙节丨影像里的岜沙1989—2019

旷惠民 中国摄影杂志 2023-11-30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出品
本文首发自《中国摄影》21年2月刊专题“非遗”的影像转换
原标题为《岜沙纪:1989—2019》
摄影并文/旷惠民


苗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云南等省的边远山区。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主要靠口述、古歌、服饰刺绣、雕刻图案等世代传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改变了偏远山区苗族同胞的生产生活方式。
春去夏来,岜沙苗族人把糯禾杆搓成绳子悬挂在高大松柏树上,相互爱慕的男女青年结伴登上秋千飘荡在青山与白云间诉说恋情。如今青年人向往着都市现代化的生活。2013年7月 旷惠民

1989年11月的一个黄昏,我带着一台海鸥135相机和6个胶卷踏上了去贵州的列车,开始第一次外出摄影采风创作活动。第二天清晨,在凯里汽车站转乘去从江县。陈旧的班车在驶向从江县城的山路上抛锚需要检修,下车休息的间隙,从江县乘客指着山下茂密森林说:这里有一个古老苗寨叫岜沙。你们画画、拍照的有时间应该去看看。

 

米酒、火枪、砍刀是岜沙男人的最爱。秋收后王家兄弟在一起议事、聚餐、喝酒,一醉方休。2007年11月 旷惠民
苗族认为祖先“虽死犹生”,其灵魂永远伴随家人。每逢佳节,人们会用糯禾杆连接阴阳两界,摆放糯米酒、杀鸡鸭、煮鱼肉祭祀祖先。2013年7月,岜沙王家寨村民在墓地祭祖。旷惠民

岜沙村位于九万大山支脉月亮山腹地、都柳江边,坐落在海拔550米的山顶。由老寨、宰革新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和宰庄组成。近年从江县县政府把村寨地名改为大寨、宰戈新寨、大榕坡新寨、王家寨、宰张寨。成片的吊脚楼斜倚在山岗上,寨子四周古树参天,人们过着男耕女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是岜沙芦笙节。这天下午,岜沙的男人们身穿盛装,用古老的仪式祭祖祈福。新寨芦笙王带队在东方坡密林中用低沉、浑厚的芦笙曲述说着岜沙古老的故事。2005年12月 旷惠民
“稻、鱼、鸭”共生体是贵州山区人民几百年来种植糯禾智慧的结晶。三月修整梯田,四月蓄水肥田,五月播种育秧,插秧半个月后再往田里放养鱼苗和小鸭;鱼鸭在田里来回游动,不但可以吃掉杂草害虫,增加水土中氧气的含量,而且可以替代人工薅秧,促进秧苗快速生长,排泄出的粪便也转化成天然有机肥料,既保护了土壤有机结构平衡,也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获得粮、鱼、鸭丰收的同时,维持着族人们“饭稻羹鱼”的幸福生活。 2005年岜沙苗寨被媒体誉为“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两位在古树林中休息的岜沙汉子。旷惠民
2005年春节我已是第八次到岜沙苗寨,村里的山坡、小路上经常看见一些妇女们将几十股20多米长的麻线用梳子整理成上下两层,根根相隔,线线间距一致,年长者用木绞车将其成捆,便于以后织成白色土布。岜沙人的服装是用麻线手工纺织,自己染色制成。细心观察岜沙男子头饰、女子服饰中的图案时,能从中寻找出很多历史痕迹和故事。岜沙人用这些特殊图案记载着自己民族艰辛的族源史、战争史、迁徙史。对于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这些服饰图案就是一种特殊象形文字,它形象生动、艺术地记录下本民族的历史与黄河长江的文化渊源。  每到秋季,岜沙空气中飘着浓浓的糯禾清香。当太阳从云雾中缓缓升起时,人们开始日升而出、日落而归的农耕生活。岜沙人家的梯田远离村寨,人们必须从家中带上糯米饭,中午休息在田间地头席地就餐。2006年9月 旷惠民
岜沙女性外穿对襟无领紧身小袖衣,袖口、衣摆配饰绣花和花带,内穿蜡染围胸。下着蜡染百褶裙,左右两边饰红、绿、白色细布条。脚套蜡染护笼,边系花带自然下垂,脖上戴着粗大的银项圈。岜沙少女上衣前襟有星辰图案,绣有5颗星星图案分表东西南北中,在星星中间绣几缕红色,有在夜空中闪光的图案效果。传说苗族祖先蚩尤与黄帝在逐鹿中原作战时经常遇到大雾,在弥漫的雾天部队行军作战全靠天上北斗星引路,后人为感恩描下星图以之纪念。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是岜沙的芦笙节。妇女们早早起床为家人准备过节穿的新衣和丰盛的午餐。下午两点,未满周岁的孩子穿上苗家新衣,头戴银饰由妇女们背着走向东方坡。浩浩荡荡的队伍参加芦笙节祈福祭祖活动。2019年12月 旷惠民
岜沙苗族居住于崇山峻岭之间已经有数百年历史,既无饲马、骑马的历史,也无大江大河的存在,但他们将“骏马飞渡”、“大河波涛”“长江黄河”“水龙纹”等图案展现在自己的服饰上代代相传,让人们感到苗人强烈的寻根意识。有人类学专家认为岜沙苗族特有的头式、服饰在传世告之后人:“我们祖先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岜沙人在群山峻岭中用勤劳的双手开垦片片梯田,用古老生产方式延续着族人生活方式。用服饰、蜡染、刺绣中的特有图案符号记录了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 夏季傍晚,岜沙滚姓家族上百妇女们聚在古枫树下高兴地吃着糯米饭、喝着满月喜酒。岜沙人靠着古老的家族生产生活方式繁衍传承苗族文化。2018年7月 旷惠民
我有幸目睹了岜沙的男孩长到15岁举行“成人”仪式(苗语叫“达给”)。让我对这个部落的习俗有了更多地了解。岜沙苗族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化主要靠代代口传和鬼师歌师传承。每个寨子里有歌师。每逢节庆日的前夕,寨里就会传来韵味独特的苗歌。鬼师是岜沙苗人的精神导师,他们的地位仅次于寨老,主宰了人的生死文化。 在这山谷间穿行蜿蜒的河流,涵养、滋润了这片土地,赋予了这片土地茂密的森林,奔跑的走兽,鸣唱的蝉虫,翱翔的飞鸟,沉实的糯穗,还赋予了这片土地丰富的生命意义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使这片土地成为古老岜沙人的心灵之所、理想家园。 岜沙女孩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绣花、纺线、织布、做衣,很少与外界交往。在岜沙男女头饰、服饰的绣花图案里能寻找出很多苗族历史文化痕迹和古老传说故事。2007年11月旷惠民
生命在岜沙人看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人的出生是祖先灵魂以肉体形式来到世界;去世意味着灵魂回到远祖中去,生与死是灵魂与肉体的交替。于是,每当寨里诞生一个孩子,他们就种下一棵树,并让这棵树陪伴孩子成长;当一个人死去,就砍下那棵树,搭起他魂归故土的桥梁。同时,在死者的墓上种下一棵小树,生命便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开始...... 岜沙村有500多人在南方都市工厂打工生活过。2015年春节,在村口身穿时尚服饰的青年人聚会喝酒。他们希望春节过后能早日回到城市生活工作。旷惠民
屈原的《楚辞•天问》称:“楚笙冠中国,楚人吹笙天下第一。”屈原所指“楚笙”就是苗族芦笙。岜沙的芦笙规格较多,有六管五音到八管八音等,每种又有高、中、低音之分。可用于独奏、对奏、合奏或伴奏。随着时代的变迁,芦笙的形状和演奏技巧有了新的改进。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是岜沙一年一度的芦笙节。也是青年人互诉衷情,情感交流,勾通心灵的浪漫时节。每一个寨子都组成一支由芦笙王带领的队伍。岜沙参加芦笙演奏的队伍分成五支共有200多人。各寨寨老带队赶到老寨的祖母石前集合,围着象征着岜沙人祖先生命的祖母石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芦笙节祭祀活动。 2016年7月,岜沙村民正在守望从江县新建宰章水库供水工程。该水利工程枢纽建设位于岜沙村宰章河中游,计划投资36640万元,工程工期33个月。原来的山岗、森林、肥沃梯田已被施工建设挖取石料所破坏。旷惠民
岜沙人认为自己的五个寨子是生活居住在形如一匹奔腾的骏马上。老寨就是马背,其他四个寨子就是马蹄。这匹骏马带领着岜沙儿女奔跑在历史的长河中。 “文革”期间政府计划321国道要从岜沙老寨中经过,当时很多老人不愿意公路破坏岜沙的风水宝地,认为公路的到来很容易让外人接近这里,怕给这片土地带来灾难。后来路还是修到了岜沙的这匹骏马的马背上。也正是这条马路彻底改变了岜沙人的生活,影响着岜沙的未来。 2004年,贵州省投资600万元修建了从县城到岜沙村的柏油马路。每到节假日很多外地人驾车而来观光旅游。如今的岜沙村寨车水马龙,经济繁荣。古老的苗寨已经成了中国著名的人文旅游景区。2008年9月 旷惠民
我拍摄岜沙的岁月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大潮推动西部山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岜沙苗族人思想、文化、经济快速发展发生骤变时期。以前数百年才能完成的变迁,如今在短短二三十年里就成为现实。 岁月流失流逝,时光改变了一切,岜沙这片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乐土也不例外。在拍摄岜沙专题的三十年里,我记录下岜沙古寨从外界知之甚少到闻名遐迩的过程。岜沙人在这个过程中有得有失:随着旅游业的开展每年寨里都会有很多家庭建起了新居,接待更多游客。岜沙人年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为了解决逐年增加的游客吃住问题,不得不去砍伐更多树木来缓解能源和住宿紧张难题。岜沙村周围远处的大山上古树渐渐减少。2000年在政府资助下,岜沙苗寨用六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一个贫穷落后山寨开发成为中国著名人文旅游景区的变迁过程。如今岜沙人已经脱离贫困,但是,旅游表演展示古老生活方式使其变得流于形式,失去了民族特征。青年人走出大山到城市学习打工,把现代文化和新技术带回来改变落后的生活,缩短了城乡间的巨大差距。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传统苗族文化与生活的改变,数百年传承下来的古老生产生活方式渐渐被人们遗弃。 专题图片六万余张,累计居住在岜沙村寨五百多天。如今《岜沙纪:1989-2019》摄影专题作品被人类学家和影像专家称为“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苗族发展变迁影像标本”。 旷惠民1989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先后发表新闻、艺术摄影作品1000余幅;1996年,被评为“湖南省摄影十杰”;2005年获“中国十佳青年摄影师”称号;2006年,《矿工生活》专题被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选用。2007年,《吉木成佛》和《小矿山矿工生活》组照获中国第22届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奖、铜奖。2009年,获第二届索尼全球摄影比赛专业组三等奖。2011年8月,《岜沙变迁》专题摄影作品获美国《国家地理》“所有之路”职业摄影师奖。2012年2月,《还乡》作品获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与文化类组照三等奖。2015年03月,《托口遗梦》获72届POYi全球图片故事“社区关注”决赛奖。2015年12月,《千古糯禾》获第二届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金凤凰展览奖。2020年10月,《乡村巨变》获得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双年展金质收藏奖。2010年至今,完成摄影专题作品14部,12次在国家级和世界摄影比赛中获奖。在国内外摄影艺术节和专业展览展出作品20多场次。

 



“非遗”的影像转换专题篇目


 “非遗”的影像转换 文/郑浓

 陇州社火 摄影/ 吴晓鹏  采访/ 本刊记者 

 呼伦贝尔草原的萨满  摄影并文/程朝贵

 呼图格沁的傩者  摄影并文/王乃功

 戏曲头饰从业者 摄影并文/黄君毅 

 宣纸:“偷”不走的秘密 摄影并文/ 李晓红

 湘黔滇驿道 摄影并文 / 张勇

 岜沙纪: 1989 — 2019 摄影并文/ 旷惠民

 文化基因,影像传承 ——中国·青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评选纪要 文/本刊记者 

 十番锣鼓 摄影并文/ 姜景茂 

 德昂族浇花节 摄影并文/ 庄郁葱

 景德镇陶艺传承 摄影并文/ 姜智 尼木措毕祭祀 摄影并文/ 张惠珍  潮汕英歌舞 摄影并文/ 曾戈 非遗摄影:人类文明的另类表达 文/苑利 顾军

 



招聘丨加入我们,一起做有品格的杂志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中国摄影》2021年2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